图文直播——
2025-08-22 10:00 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孟仲先生,市发展改革委电力科科长、四级调研员迟美英女士,泰安高新区经济发展部部长李峰先生,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唐晓女士,介绍我市智能微电网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孟仲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25-08-22 10:01 孟仲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能源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推动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能源是发展的基石,绿色是转型的方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强力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探索形成“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微电网产业发展路径,推动智能微电网从先行先试向规模发展转变,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了绿色动能。 一是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坚持“试点引路、全域推广”,因地制宜推动智能微电网示范建设。目前,已实施分布式新能源自发自用、虚拟电厂、绿电交易等多类模式的示范项目21个,其中10个项目已建成投运,累计消纳绿电约26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2万吨。泰安远望、岱岳数谷等8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源网荷储一体化第一批试点,数量居全省首位;推荐中能建35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等3个项目申报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泰开集团绿色低碳柔性微电网项目入选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成立国内微电网领域首家技术创新联盟,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创新服务中心,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2025-08-22 10:04 孟仲 二是技术装备创新突破。聚焦“卡脖子”技术问题,推动微电网装备从“跟跑”向“领跑”跨越。泰开集团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合作,成功研发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电能路由器,突破高频隔离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高低压、交直流、多形态物理端口,系统效率高达98%以上,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功应用于大兴机场、张北直流电网、乌兰察布源网荷储等重大项目。探索出智能微电网EPS总承包施工模式,集“研发-生产-施工-运维”于一体的微电网全产业链条已现雏形。 三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立足不同场景的用能需求,推动微电网从“单点示范”向“全域覆盖”延伸。制定出台《泰安市智能微电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推进微电网、虚拟电厂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泰开集团“光储直柔”示范项目绿电就地利用率达到100%,年可消纳绿电1100万度左右;高铁停车场光储充示范项目拉开泰安市兆瓦级充电设施建设序幕;斯木、泰开、瑞科三个虚拟电厂率先进入山东省电力市场开展现货交易,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全省标杆、服务黄河战略”为目标,密切关注新能源发展政策,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围绕产业规划、项目建设、标准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富有泰安特色的“绿色装备制造+绿色电力生产+碳资产管理”产业生态,推动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黄河战略先行区发展新标杆提供有力支撑。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25-08-22 10:08 主持人 接下来,请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时请先通报自己所在的媒体单位。 2025-08-22 10:09 大众日报记者 去年以来,市发改委在微电网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请问市发改委在如何推广微电网泰安模式,助力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方面还有什么具体措施? 2025-08-22 10:09 迟美英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去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聚焦新能源就地利用和电网稳定运行,将智能微电网建设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智能微电网推广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5年国家能源新政频出,合理利用海量分布式新能源,实现电碳合一、协同发展是我们微电网建设的主要发力点。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工作合力。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编制《泰安市智能微电网专项规划(2026-2030)》,衔接省、市能源发展“十五五”规划,探索建立“微电网-配电网”协同发展机制,加快网架结构升级,提升电网承载能力。研究制定泰安市微电网并网导则,在微电网准入、验收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流程、明确标准,争取纳入省级标准体系。 二是深化场景创新,扩大示范规模。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多点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前建成20个示范项目。工业领域推动“泰开模式”复制推广,实现 “零碳园区”“绿电产业园”融合发展;公建领域加快市政中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打造全省首个政府办公区“零碳示范”;乡村领域鼓励肥城、新泰探索建设风光储互补微电网,结合“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实现农村用能自平衡,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率30%以上,让更多绿电“发得出、用得好”。 三是突破机制瓶颈,激活市场动能。从“政策激励、市场运作”两方面入手,构建更优发展环境。深化“虚拟电厂+绿电交易”机制探索,允许虚拟电厂作为独立主体参与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积极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强化要素保障,简化审批流程,让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探索推动微电网减排量纳入碳普惠市场,拓宽项目收益渠道,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谢谢!
2025-08-22 10:12 齐鲁晚报记者 请问高新区在支持园区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微电网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2025-08-22 10:12 李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近年来,泰安高新区以泰开集团为核心,依托泰开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联合区内众多产业链上中游企业,积极推动“光储直柔”微电网模式在产业园及相邻企业的引入,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园,构建了“研发-制造-应用”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努力打造可复制的“泰开模式”。 一是积极创造应用条件。为支持企业发展智能微电网,我们多管齐下,高新区经济发展部、财政财务管理部、行政审批服务部等五部门共同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公益性节能诊断,为企业提供“一企一案”节能降碳方案,鼓励企业采用泰开集团的光储直柔微电网技术,降低综合能耗。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组织区内近100家企业深入了解工业绿色微电网项目,促进供需对接与协同发展。三是推动全域场景应用。制定高新区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实施意见,围绕全域六类应用场景,开展六项重点工程建设,实现全域节能低碳。四是强化政策精准支持。出台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对企业创新和技改投资给予资金奖励,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下一步,泰安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强化惠企政策协同,构建技术创新生态,拓展全域应用场景,持续深化智能微电网建设,带动产业链规模突破新高,为全国工业园区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泰安样本”。 谢谢大家。
2025-08-22 10:15 泰安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当前,我市运行的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基本上是“一企一策”,项目技术方案普适性不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请问在破解以上问题方面有什么好办法?
2025-08-22 10:15 迟美英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一方面,我们继续坚持示范优先。围绕“零碳园区”创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领域,积极探寻新能源电网与智慧能源管理、综合能源服务、零碳园区管理等聚合发展的新业态,探索电碳合一实施路径,加快能源供应方式转变,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坚持建设标准不放松。推动落实《微电网技术要求》、《建筑智能微电网技术标准》,探索“建设—运营—移交”(BOT)等多元化投资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吸引力,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性、可复制的智能微电网样板项目,为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提供更好的范例。 谢谢!
2025-08-22 10:18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微电网具有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等显著优势,请问供电公司如何做好大电网与微电网融合发展,在强化配电网建设、提升电网接纳能力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2025-08-22 10:18 唐晓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国网泰安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决策部署,超前谋划电网布局,积极支撑能源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初步建成了以±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落点为中心,3座500千伏变电站和4座统调电厂为供电支撑,220千伏电网东西分区三环互济,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基本形成了适应各类电源、储能、用能设施灵活接入的坚强智能电网。 一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主网、配网、微网”一体发展,高效配合市发改委完成4批、18项微电网示范项目论证和接网方案研究,助力10项微电网示范项目建成落地。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发改委的关心支持下,重点从保接入、促运营、铸品牌三个方面提供支撑保障。 一是建强网架保接入。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五大特征,精准编制“十五五”电网规划,创新开展微电网专项规划,形成覆盖“源、网、荷、储”各侧核心要素的大规划成果体系。“十五五”期间,重点实施220千伏良庄等51项大型基建工程和429项配电网网架优化工程,均衡区域源荷匹配度,系统提升电网韧性和综合承载能力,为各类微电网提供良好接入条件。 二是统筹协调促运营。组建微电网专家服务团队,因地制宜开展示范项目推广,系统做好“136号文”等政策宣贯和影响分析,为项目业主投资提供决策参考。积极支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客户运营收益。充分发挥大电网后备支撑作用,当微电网自身发电能力不足时,全力保障企业关键生产不中断,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铸品牌。加大微电网科技创新攻关力度,联合清华大学、泰开直流公司,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和集成应用研究,助力我市微电网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积极推动出台微电网支持政策,探索微电网发展商业模式,拓宽项目收益渠道。充分发挥电网的资源配置平台作用,遴选基础条件好的项目,创新融合虚拟电厂等新业态,打造微电网“泰安品牌”。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电网是“面”的广度,微电网是“点”的深度,点面互动,方能织就一张现代化新型能源互联网。国网泰安供电公司将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部署,持续做好微电网接入、运营保障,加快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增劲赋能。 谢谢! 2025-08-22 10:21 主持人 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会后请联系市发展改革委办公室,联系电话:6991370。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